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使用者是蒙古族,主要地区分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聚居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联邦管区,蒙古国现在使用的蒙古语因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到前苏联的改写后已脱离原有的的蒙古语体系,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联邦管区与蒙古国现在使用的文字相同,中国的蒙古语由于蒙古语的使用受到族群的限制和对语言结构要求的严谨的原因,造成现在大部分年青一代蒙古族人民也在渐渐不再使用母语蒙古语交流,因此,蒙古语的传承受到严重影响,面临灭绝的危险。属于阿尔泰语系黏着语。
蒙古语在语音方面有严格的元音和谐律,即按照元音舌位前后或圆唇不圆唇进行和谐,如在一个词里,要么都是后元音(阳性元音),要么都是中元音(阴性元音)。但是前元音(中性元音)与后元音或中元音均可出如今同一个词里。在形态学方面以词根或词干为基础,后接附加成分派生新词和进行词形变化;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后置词和形动词,都有人称、数或格的语法范畴;动词都有时、体、态、式等语法范畴。在结构学方面,句子中的语序都有一定的规律。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谓语在宾语之后。
蒙古语大约产生于9~10世纪;有很多方言,主要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卫拉特语)、北部方言(布里亚特语)和东部方言(科尔沁-喀喇沁)。
蒙古文字有胡都木蒙文和拉丁蒙文两种。拉丁蒙文又叫新蒙文。胡都木蒙文是拼音文字,拉丁化只是用《拉丁蒙文字母》对胡都木蒙文的短元音、双元音、长元音和辅音符号注音而已。换句话说:胡都木蒙文不分手写体和印刷体,只有一种胡都木体。蒙古文字的拉丁化只是蒙古文字增加了一种拉丁体而已。
蒙文共有二十四个基本字母和七个借词辅音(胡都木体同等的拉丁体):
1.基本元音有7个:基本元音也叫短元音。
2.基本辅音有17个。
3. 借词辅音有4个。
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汉字来标音或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其他民族学习蒙古语时,也都曾经用各自的文字为蒙古语注音。这些注音文献有很多保存下来。如用汉字标音的《至元译语》、《蒙古秘史》、《华夷译语》,阿拉伯字母标音的《穆卡迪玛特字典》、《伊斯坦布尔蒙古语词汇》等等。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明初音写翻译的《蒙古秘史》。
文字优点
⑴纯粹的拼音文字
⑵笔划简单(以音位和音节为单位与其他拼音文字比较)
⑶字形的上中下变化有助于词的定型化,便于速写
⑷超方言特点,能使不同方言土语的人同样比较能接受
⑸社会基础相当深厚
⑹蒙古族历史文化遗产
文字缺点
⑴竖写文字,在科技书刊上横排时有困难
⑵同形异读现象
⑶正字法保留不太科学的习惯写法,书写体系上有脱离口语的地方
⑷字体特殊性大,不便于利用国际先进技术